周邊動脈阻塞致命,要多多注意

人體全身的血管內腔,在正常的狀態下應該是平滑無阻的,血液可以很暢通地流過血管。不過如果身體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過多,就會漸漸積聚在身體各處的血管內壁上,令血管內腔變得狹窄,從而減少了血液流量,最終導致身體養份供應不足。

 

如果這情況出現在下肢,就稱為「下肢血管阻塞病」。而這亦是周邊動脈阻塞的普遍情況,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下肢尤其是腳部距離全身的心臟最遠,成為全身血液循環系統路程最長的一條路線。如果大家有看過日本的動漫《工作細胞》,相信就會很形象化地明白到血液循環是怎麼一回事。

 

下肢血管阻塞,就是全身血管硬化的主要徵狀。血管阻塞的壞處極多,往往會引發致命的衍生疾病,例如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,成因都與血管阻塞有很大的關係。

 

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在香港並非很熱門的疾病,一個原因是這情況在以往算是罕有。可是因香港整個人口結構都趨向老年化,而高醣、高澱粉的飲食習慣在香港變得根深柢固,再加上愈來愈多年青人開始有吸煙習慣,這些都會讓人容易有動脈阻塞,從而觸發各種周邊動脈阻塞疾病。加上坊間普遍對周邊動脈阻塞疾病認識不深,其徵狀往往都會被誤診為風濕或氣血不足等原因,拖延了檢查與治療,進一步增加了這疾病的致命率與危險性。

Previous post 兩個你不知道的辦公室打印機的功能
Next post 海外置業回報高?90 後香港人澳洲物業在手提早退休